商丘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是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商丘师范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之一,本专业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特色,于2013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一、师资队伍
目前,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兼职教师7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9人,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为40.9%;博士 11人,硕士9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所占比例为90.9 %。兼职教师中,教授2人,高级教师1人,高级工程师4人。该专业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百名一线技术英杰”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商丘市拔尖人才”1人,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名师”2人,“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2人、“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新秀”1人。先后有5人、6次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二、科学研究
依托该专业已有的省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和省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以及两个校级科研平台“数字城市”、“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研究中心”,近年来,该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级项目31项,经费390余万元;获科研成果奖励16项,其中省部级12项,厅局级4项;发表科研论文260余篇,其中 SCI/EI/ISTP收录15篇,国家一级期刊32篇,核心期刊152篇;出版专著17部。
三、教学研究
该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优秀课程2门;主编教材或教学参考书5本。完成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7项;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
四、人才培养
几年来,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500多人,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200多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二级通过率90%以上;先后有8人分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自专业开办以来,学生每年都有计划的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商丘市刘口黄河故道实地调查、碧水蓝天小组三下乡活动、水木清华社会实践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1)在保证学科经典内容的前提下,以科研促教学内容更新,努力将专业前沿性、热点性内容的及时引进课堂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观点建立的理论依据、发展历史、未来研究方向等,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满足“师资型”、“学术性”和“应用型”不同人才培养的需求。
(2)采用俱乐部的开放模式,开辟学生“学术沙龙”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关注、思考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激发学生知识报国的兴趣。沙龙不重复书本内容,不采用教师讲授形式,而是由1名博士或教授作为作为沙龙主持人,每次就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辩论。
(3)加大高质量教材引进与编写力度,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第一,选用国内高质量教材,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努力与国际优秀主流教材建设保持同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第二,参考国际优秀教材,修编、完善现有主干课程教材及2-3门双语教学教材,编写、出版有关课程的实习和教学指导书。第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编写各门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录制主干课程教学影像,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使学生可通过网络开展学习和下载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并在网上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考研辅导和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六、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以地理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地理能力训练为重点,以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淡化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线,以学生技能训练、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为辅助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和最高效率的利用。
2、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打破按照课程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构建模式,重点建设院内专业共享实验室,积极挖掘外部教学资源,努力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多个空间、多种资源,形成内外结合、有机统一的实验实践教学保障系统。目前,该专业拥有环境监测实验室、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遥感制图实验室、地质地貌实验室、地理标本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建有登封嵩山、江苏南京、连云港、山东日照等多个野外实习基地;与商丘市气象台、商丘市污水处理厂、河南省砖桥水文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庄灌溉实验站等相关部门达成业务共建单位;建有商丘市实验中学、第四高中等教学实习单位和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柘城高中等多家就业协作单位。
3、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以省级“环境与规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核心,整合地质地貌实验室、地理标本室、遥感与制图实验室、环境检测实验室、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实验室等,集多种技术手段,开设基础性实验课、专业性实验课、综合性实验课及设计性实验课,编写课堂实习实验指导书,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2)完善课程设计、校内外教育实习等常规教育机制,强化“三字一话”训练,认真组织实施校内毕业生集中教育实习,加强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省举办的各类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说课竞赛。
(3)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社会实践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