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教授
测绘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风采
发布时间: 2013-10-01  浏览次数:

史本林教授简介

       

职称:教授

职务: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

电子邮件:shibenlin@163.com

联系电话:3115936

个人基本情况

史本林,男,河南柘城人,教授,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现为河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厅学术科技带头人,商丘市拔尖人才,商丘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目前主讲《旅游地理》、《中国地理》、《地球概论》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1.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2.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

1. 能源植物培育与种植优化研究(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8A180024

2. 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5BJJ012

3. 伏牛山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与县级联动管理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20FJJ023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7BJJ016

5. 可持续发展制约下的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24700004

6.河南省旅游地域组织研究(河南省政府研究决策项目B382

7.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河南省政府研究决策项目B102

(二)主持厅级科研项目5

1.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5-GH-97

2.商丘市人口最大承载量研究(商丘市科技厅项目200240001

3.河南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研究(省社科联划办项目SKL-2005-1179

4.河南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问题研究(省社科联划办项目XLI-2002-023

5.水矿资源缺乏区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化增收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GH-109

另外,参加省级项目3项、厅级科研项目6项。专著1部:《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参编教材3部:《河南地理》、《旅游地理》、《新编河南地理》。获省级二等获2项,厅级一等奖5项。

(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部分)

1.河南省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

2.旅游概念规划理论探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3.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谋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研究》

4.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河南大学学报》

5.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生态经济》

6.林州市旅游形象策划,《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7.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

8.河南旅游业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力评价及发展预测,《河南大学学报》

9.河南省旅游资源地域组织研究,《经济地理》

10.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初探,《生态经济》

12.旅游营销策略管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3.会展旅游的系统分析,《云南社会科学》

到目前为止,共发表关于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40多篇。

 

余方镇教授简介

       

职称:教授

职务:副院长

电子邮件:yufangzhen121@sina.com

联系电话:3114459

个人基本情况

余方镇,男,河南省睢县人,教授,九三学社会员,现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河南省优秀教师。主要承担《地图学》、《地质学》、《地理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

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生态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

乡村文化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0612月。

《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月。

(二)论文

1.乡村文化与“三农”关系研究——以商丘市为例。

2.中国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成因与均衡发展策略。

3.绿色壁垒背景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4.论文化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发展决策。

5.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与生态合理性研究。

6.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系统构建及运作协调。

7.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

8.农民问题与农村教育弱势的关联性思考。

9.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

10.新农村面临的文化困惑与建设策略。

11.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态研究。

13.城市化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14.自然资源估价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5.关于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建设思考。

16.关于商丘旅游资源开发利的研究。

(三)主持项目

1.河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072400420950),2007年结项。

2 “三农 ”问题理论与实践(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编号SKL-2005-371), 2006年结项。

   

 

张竟竟教授简介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职务:副院长

电子邮件:hnzjj888@163.com

联系电话:3114446

个人基本情况

张竟竟,女,河南灵宝人,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2007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现任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10多项,参与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专业区域城乡规划及城乡关系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

1.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初探。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中文核心)

2.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产业关联性综合评价。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7期。(中文核心)

3.河南省城乡空间关联性综合评价。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中文核心)

4.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关联发展定量评价。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2期。(中文核心)

5.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6.基于GIS与分形理论的天山北坡城乡空间演变研究。资源科学,2007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

7.天山北坡区域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

8.天山北坡经济带工农互动发展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年第4期。(中文核心)

9.基于ASL区划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乡——城人口转移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10.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中文核心)

11.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12.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9期。(中文核心)

 

 

王贵成教授简介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电子邮件:wangguicheng6@163.com

联系电话:3114520

个人基本情况

王贵成,男,河南武陟人,博士,教授。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获理学学士。2007年在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河南省百名一线技术英杰”。主要承担《地质学》、《自然资源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矿产地质学(矿床地质.矿山地质.采矿.边坡);

2.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3. 运用灰色理论.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模型进行各种工程评价.决策.规划.系统分析.建模.预测等。

主要研究成果

(一)共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分别是:

1 平顶山市盐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自选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监委字2002.194号;

2 平顶山市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自选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鉴委字2002.242号;

3 河南省大小公峪金矿成矿断裂构造特征研究;横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鉴委字2003.322号;

4 叶县区域农业土壤地质及化学背景的调查研究;横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鉴委字2004.316

(二)主持市级科研项目4项:

1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平顶山市主要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研究;

3 平顶山市硅灰石矿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4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应处理好的几组辩证关系;

另外,参加市级科研项目6项。参编教材一部:地质学基础。国家专利一项:安全保健书包(实用新型)。

(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我国自然资源安全及其保障的战略优化途径。理论探讨(CSSCI)。20066

2.河南省舞阳铁矿田铁山庙式铁矿床的形成过程及氧化作用特征研究,矿物学报(CSCD),20066)。

3.基于专家群的矿床经济技术灰关联评价方法,矿冶工程(EI.CSCD.CA20066).

4.用灰色理论确定边坡最优监测点及安全系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 I),2007,(3)。

5.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西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5)。

6.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地理(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05)。

7.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154)。

8.矿业经济发展中应注意地质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第8卷总第43期(增刊)。

9.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矿业,1999年。

 

 

 

李学鑫教授简介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职务: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

电子邮件:xxli70@yahoo.com.cn

联系电话:3113759

个人基本情况

李学鑫,男,河南淮阳人,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承担《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析》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文化经济等,在城市群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区域旅游等领域具有的独到见解。

主要研究成果

(一)论文

1.        河南省乡村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空间差异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3).

2.        河南省乡村-城市转型的区域差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3).

3.        论知识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基础地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4.        河南省现代化进程测度的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

5.        中部和中原地区该如何崛起?人文地理,2005,(6) .

6.        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湖北社会科学,2006,(4) .

7.        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人文地理,2006,(4) .

8.        关中、中原、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2006,(5) .

9.        Eco-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7,(1).

10.    城市群集聚经济与产业分工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11.    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的演进统计与决策,2008,(12).

12.    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对策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13.    多样性、创造力与城市增长.人文地理,2009,(2).

14.    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差异比较.统计与决策, 2009,(11).

15.    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与经济联系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16.    基于产业分工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许昌学院学报,2009,28(2).

17.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剖析.商业时代,2009,(35).

18.    新时期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路.特区经济.2010,(1).

19.    中国农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研究——画虎村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

20.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城市发展研究,2010,17(4):27-33.

21.    城市群经济的性质与来源研究.城市问题,2010,(7).

(二)著作

专著:

分工、专业化与城市群经济.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参编:

1.     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     旅游学概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3.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探索——大冶镇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黄河流域三大城市群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三)科研项目

主持:

1.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的机制与途径研究.河南省社科联2000年度重点调研课题.

2.     河南省现代化进程及空间差异研究.河南省社科联2001年度调研课题.

3.     河南省“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思路与对策研究.河南省社科联2003年度调研课题.

4.     河南黄淮四市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与提升对策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自然科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A630068.

5.     河南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发展模式与培育对策研究.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381

6.     中部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90178)。

7.     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理研究:以郑州和洛阳为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090460846)。

参与:

1.     河南省旅游资源持续利用与数字旅游系统实验研究.2002年河南省教育厅杰出创新人才工程项目.

2.     关中.中原.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发展机理的比较研究(04JJDZH016).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3.     科学发展观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河南省规划办社科重大项目.

 

 

 

贺振教授简介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职务:测绘工程教研室主任

电子邮件:hezh911@126.com

联系电话:2595935

个人基本情况

贺振,男,山西省偏关县人,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测绘工程教研室主任。多年来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科研工作。主要讲授课程:《地貌学》、《生态学》、《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双语)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系统(GIS)二次开发及应用研究

2.遥感(RS)技术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主持研究项目

1.2007年校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地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2008年省政府决策项目“河南省粮食生产预测和土地质量评价”。

3.2008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统筹解决河南省人口问题”

(二)发表论文  

1.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格局研究. 测绘科学. 2010年第6.

2.河南省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年第6.

3.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5.

4.基于TM影像的商丘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资源与产业. 2010年第3.

5.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年第12.

6. Analysis of Driving Factors of Grain Output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Mode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年第3.

7.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

8.《地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 学理论. 2009年第5.

9. 史本林, 贺振, 李红忠. 河南旅游业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力评价及发展预测.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

10.河南省耕地与粮食变化分析及预测. 生态经济. 2008年第12.

11.山西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与对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年第7.

12.基于SuperMap Objects组件式GIS的开发与研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9.

13.基于灰色理论的河南省粮食生产预测. 中国农学通报. 2008年第6.

14.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经济问题. 2009年第8.

15.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河南为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

16.基于组件式GIS数字填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第5.

17.牟乳金矿带构造分区特征及找矿意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

18.山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控矿特征及综合预测. 地质与勘探. 20064.

19.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矿床地质. 2006年第2.

(三)参编著作  

1.《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6.

2.《河南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6.

 

  

   

张志国博士简介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电子邮件:sxbertzzg@163.com

联系电话:2594956

个人基本情况

张志国,男,河北省怀安县人,博士,副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2001年至2004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攻读硕士,2004年至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GIS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973”、“863”、“948”及国家“十五”专项等课题多项,在国家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要承担《水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成果

截至2007年年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共发表文章5篇,分别为:

1. 人为活动对渭河沙质土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46 月);

2. 典型沂蒙山区二十年土壤侵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76 月);

3. 杨凌国际节水博览园数字化节水灌溉系统研究(灌溉排水学报(增刊) 2007 10月);

4.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水土保持,200711 月);

5. 基于GIS 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10 月)。

 

 

李治国博士简介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电子邮件:lizhiguo7999@itpcas.ac.cn

个人基本情况

李治国,男,山东省禹城市人,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1.资源环境遥感

2.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

(一)参与研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寒区冰芯与环境,编号:40121101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973),编号:2005CB422004

3. 中科院对外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第三极环境计划,编号:GJHZ0906

4. 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创新团队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5. 西藏科技厅项目,西藏高原冰川退缩与湖泊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喜马拉雅山脉典型地区冰面高程及其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编号:40971048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南北冰芯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编号:40701036

(二)主要科研学术活动:

1. 20068–9 中欧合作雅鲁藏布江流域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考察活动;

2. 20067 参加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学习班. 国家气象局,北京;

3. 20078–9 参加普莫壅错冰川、水文考察;

4. 200812–20093 美国Lonnie Thompson院士的中美空中课堂教学;

5. 20094月,参加中德合作西藏纳木错流域冰川、湖泊、水文考察;

6. 20099  在北京参加第五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四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HKT)联合大会

(三)发表论文  

1. 李治国,姚檀栋,田立德.国内外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823 (1)1–8

2. Yao Tandong, Lizhiguo,Yangwei, et al. Glacial distribution and mass balance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ange and its influence on lak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CI期刊. 2010. (姚檀栋, 李治国, 杨威等.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分布和物质平衡特征及其对湖泊的影响.科学通报, 2010.)

3. 李治国, 姚檀栋, 叶庆华, 田立德. 西藏年楚河满拉水库上游冰川变化及其影响. 冰川冻土, 2010.

上一条:史本林

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  地址: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

电话:0370-3112902  邮编:476000